再生资源行业的发展,已然成为全球范围内破解资源短缺矛盾、实现资源可持续循环利用、参与世界资源大循环的重要途径与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举措。再生资源行业,也已被我国列为战略性新兴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,备受关注。
统计数据显示,现阶段,中国再生资源行业共有回收网点20万个,回收利用加工企业1万多家,从业人员逾1500万人。自“十二五”再生资源行业规划实施以来,在国家有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,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、再生资源产业园区、“城市矿产”示范基地建设都获得了长足发展,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整体规模持续扩大。
根据商务部的统计,2013年,包括废纸在内的8大类别的主要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约为1.6亿吨,回收总值为4817.1亿元。2014年,新加入废玻璃、废电池统计的共计10大类别的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约为2.45亿吨,同比增长4%,回收总值为6446.9亿元。
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副秘书长张艳会在中日韩循环经济论坛上说,根据测算,2015年,中国国内不包括废纸的废钢铁、废有色金属、废塑料、废轮胎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、报废汽车、报废船舶等7类再生资源回收量约为1.8亿吨,预计2020年国内7类再生资源的可回收量将达到3亿吨,比现在的规模翻一番。
“互联网+”介入,提升再生资源利用效益
“提升再生资源利用效益是当前中国循环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,互联网的介入是一条重要途径。”清华大学中国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温宗国介绍称,美国再生资源年回收利用量约1.25亿吨,规模与中国基本相同,但单位再生资源产值是中国的4倍。
今年两会上,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,要大力推进“互联网+”。自从“互联网+”被写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宏观建设方案之后,传统行业千帆竞发,纷纷试水这一被时代开发出的蓝海。在全国两会结束后不久,李总理做出了明确部署,“环保涉及民生热点,要在环保领域大力推进‘互联网+’。”
“十三五”是再生资源行业实现行业转型发展和整体提升的关键时期,要将再生资源行业打造成为国家优质、高值资源的重要供应区,就必须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为目标,在“互联网+环境保护”甚嚣尘上的当下,借力互联网来提升再生资源利用效益不失为打造循环经济的好方法。
与此同时,我国互联网+回收行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,相差很远,甚至是刚刚起步,虽然不少企业积极加强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交流,但在我国的实践中,技术层面的问题仍然有很多需要解决,这很可能成为制约这一行业发展的瓶颈。
资本借助互联网入局再生资源行业,既是一个机遇,也是一个挑战。如何才能既顺应时代潮流,加速传统行业的转型,又能不断开拓市场,提高技术水平、资金利用水平,不被互联网时代的潮流所淘汰,是处于行业不断发展中的企业们必须思考的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