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于3月11日10时举行记者会,邀请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就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”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。陈吉宁部长强调,环保和发展并不对立,如果做一个坐标的话,横坐标是环保,纵坐标是经济发展。此外,陈吉宁还表示,从来没有污染的产业,只有让那些污染的企业退出市场,才能给好的企业留出发展的空间。
污染治理有三个阶段
对广受关注的雾霾治理,陈吉宁说,“去年年底三次大范围、长时间的重污染天气,今年1、2月份,一直到3月份又出现了很多蓝天,有一种冰火两重天的感觉。到底怎么看?也有人问这个问题,到底是人厉害还是风厉害?”
他表示,污染治理有三个阶段:第一个阶段,污染的排放量超过环境的容量,这个阶段付出再大的努力也只能见到很小的效果。这个阶段也可能是我们对污染的原因没搞清楚,治理的效果就不佳,也见不到效果。
第二个阶段,持续地治理,但是受到很多自然的边界条件的影响,比如风速、湿度、降雨等这些自然边界的影响,会出现波动,有时候好就达标,有时候又会比较重。特别是在极端天气情况下,这个表现就更为突出。
第三个阶段,进一步地治理污染排放,不再受这些气候条件、水文条件、边界条件的影响,我们就把环境问题解决了。目前中国大气环境治理正处在第二个阶段,走向第三个阶段。另外,我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来解决我们污染排放的问题、雾霾的问题,全面落实大气十条,从结构减排、产业结构调整、控煤到汽车污染的控制,包括秸秆焚烧、扬尘等,采取了大量的措施,用硬举措应对硬挑战。
付出的努力够不够大?三个指标看变化
陈吉宁表示,要用三个数来看变化:一是优良天数,二是重污染天数,三是全年的PM2.5浓度。“从大气十条实施以来,这三项指标都在发生积极的变化。我们能看到一个非常明显的改进趋势。比如去年首批实施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PM2.5年均浓度为55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下降14.1%。美国NASA卫星也观测到中国的东部和中部地区出现了颗粒物的降低。”
“大家可能还会问付出的努力是不是足够大?我把最近几年PM2.5降低的情况和世界各国在这样一个时期降低的情况做了一个对比。我可以坦率告诉大家,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之中,在城镇化、工业化进程中取得这样的进步是很少有的。当然还有一些城市没有达标。今后几年是否可以稳定地达标,还要给一点时间。但毕竟像跳高一样,我们在一个重点地区终于达标了,终于摸到了杆,这是非常不容易的,增加了我们治污的信心。”
“土十条”正在编制
在回答关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问题时,陈吉宁表示,“土十条”文稿已经基本成熟,报批后就可以实施。虽然“土十条”还没有正式出台,但是土壤污染防治的工作一直在按照“十二五”规划进行部署和推动,也取得了一系列积极的成效。
据陈吉宁介绍, “土十条”编制中,主要的思路是问题导向、底线思维、突出重点、有限目标,立足于中国当前的国情,立足于经济发展的全局,坚持预防为主、保护优先、风险管控、分类别、分用途、分阶段地进行管控和治理。
去年,“水十条”的颁布,从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、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、着力节约保护水资源等十个方面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。“水十条”给水处理开辟了一条道路,特别是对于我们湛清环保这类做废水处理的环保公司,给予了极大的帮助。大趋势下,我们攻坚克难,突破技术难关,帮众多企业解决废水污染问题。
解决地方保护主义对环境监测监察执法干预
“十三五”规划纲要提出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,陈吉宁表示,这项改革有四个目的:一是要落实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环保责任;二是要解决地方保护主义对环境监测监察执法的干预;三是要进一步统筹跨区域、跨流域环境管理的问题;四是要规范和加强地方环保机构队伍的建设。
目前已经有17个省(区、市)提出全面试点或部分试点的意向,环保部正在抓紧编制试点指导意见。
从来没有污染的产业,只有污染的企业
新环保法实施后曾引发拖累地方经济发展的争论。对此,陈吉宁表示,环保和发展不是对立的。现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,就是要解决从过去的粗放式发展、从追求量到追求质的这样一个变化,但是这个“质”不仅仅是经济质量的“质”,好的经济质量也是好的环境质量。我们过去经济一枝独秀,其他发展滞后,存在突出短板,这条路已经走不下去了。
“我过去讲过,从来没有污染的产业,只有污染的企业。今天的技术快速发展,生产规模得以迅速的扩张,只有让那些污染的企业退出市场,才能给好的企业留出发展的空间,这些企业才能够专注于其他的创新,专注于提高产品质量,才能够避免在我们的发展中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。国际经验是这样,中国经验也是这样。”
去年查处违法企业19.1万家 责令关停2万家
在回答关于“史上最严”的新环保法的问题时,陈吉宁表示,从一年实施情况来看,还是取得了明显成果。去年环保部对33个市(区)开展了综合督察,公开约谈了15个市级政府主要负责人;全国实施按日连续处罚715件,罚款数额是5.69亿元,查封扣押4191件,各级环保部门下达行政处罚决定9.7万余份,罚款42.5亿元,比2014年增长了34%;共检查企业177万家,查处各类违法企业19.1万家,责令关停取缔2万家、停产3.4万家、限期改正8.9万家……
“我想在这里强调,环保不是以罚款为目的的,我们之所以严格执法,主要的目的是让企业看到守法的重要性。”
正在积极推进起草环境保护税法
陈吉宁表示,全国人大正在起草环境保护税法,核心的目的不是为了增加税,是为了更好地建立一个机制,鼓励企业少排污染物,多排多付税,少排少付税。“这项工作在国务院分工中是财政部牵头,据我所知,现在整个工作正在积极推进,环保部下一步会配合财政部做好相关的工作。这项工作也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包括企业的意见,尽快从过去传统上环保收费的体制转到从税的角度解决环境问题。”
单纯削减氮氧化物污染物已经不够
陈吉宁表示,大家关注的指标主要有两大领域:一是环境质量。不论是水,还是大气,都提出了明确的环境质量要求。质量就是与老百姓的感觉直接相关的。二是总量的要求。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、化学需氧量、氨氮这些指标都有总量的要求,它不是和环境质量直接挂钩的,但是它对改善环境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。
“大家在质量指标上也会看到,我们从两个方面着手:一是要保护住好的。大家看不论是大气指标还是水指标,大气是优良天数,水是优良水体,都有明确要求。这个要求就是今后五年不论怎么发展,好的不能再降低了,甚至要提高,这是一个底线要求。还有一类指标是解决突出问题的,比如非达标地区的PM2.5,劣V类水体,主要是解决我们现在面临突出的环境问题,所以我们有两类这样的指标。我们也把这些指标和发达国家在相同的时期进行对比,他们的情况怎么样,他们解决这些问题的进度怎么样,我们进行了对比,感到实现这些指标还是非常困难的。有两个原因:一是目前我国的污染排放量仍然居高不下。大家看,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排放量基本上在1800到1900万吨左右,根本好转还要大幅度的削减,我们的排放量仍然过大。二是我们也到了一个阶段,削减什么污染物变得非常复杂,过去我们是削减4个污染物就解决了,大气主要是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。如果大家今天看到了纲要,我们提出了要削减挥发性有机物(VOCs),单纯削减氮氧化物已经不够了,而VOCs的削减和氮氧化物要协同削减才能见效果,怎么协同?什么样的比例?各地情况又不一样,所以科学决策的要求大幅度提升。我们也到了另一个阶段,需要系统、科学地解决我们怎么样用更好的方法、更小的代价解决污染问题,整个指标的设定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,从这样一个思考下设置的。我们有信心完成这样一个目标,给老百姓提供更干净的水、更蓝的天、更洁净的土地。”